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社會

專訪:高考制度並非中國「內卷」的根源

2023年6月8日

中國青少年的學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全國青年失業率也創新高。是什麼因素在推動著中國社會的「內卷」?人人爭取特權、爭當「人上人」的社會心態是否還能改變?德國之聲就此專訪了德國馬普研究院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的華人所長項飆教授。

https://p.dw.com/p/4SJCv
6月7日,北京的一處高考考場外,學生、家長、老師在開考前相互擁抱。
6月7日,北京的一處高考考場外,學生、家長、老師在開考前相互擁抱。圖片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國高考今年的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將近1300萬;同時,國家統計局不久前發布的數字顯示,全國青年失業率達到了20.4%,也是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從這兩個數字來看,能不能說中國社會的內卷程度在接下去一段時間還會加劇?

項彪:所謂內卷就是在沒有很大收益情況下的激烈競爭,或者說用很大量的付出去爭取一點點的回報,甚至一點回報也沒有。而促使這種競爭的是近乎虛幻的希望。我覺得到一定程度會出現一個拐點,大家可能會放棄這種無限制的競爭投入。當然這會是逐步的,不可能全體中國青年一起這樣做,我們猜測這會從機會最少的群體開始,他們會最先"躺平"。

回到你說的這兩個數字:一個明確的結論倒並非內卷的強化,而是代表了一種抑鬱、乃至幻滅的情緒,至少大家的挫折感會上升。大學的擴招已經飽和,高校的名額不太可能再增長,許多高中畢業生就會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假如進入了一所"二本"大學,他就會覺得自己整個的前途都很渺茫。在很多例子中我們都看到他們在整個大學階段沉浸在抑鬱、不甘的情緒中。當然還有一個選擇,就是報考研究生,有些人甚至多次考研。尤其是那些"二本"大學生,他們很早就準備考研,因為他們覺得否則沒有好的工作機會。這種"內卷"和以往有些不同:他們不再是覺得"內卷"能帶來什麼回報,而是越來越多地試圖去逃避某些挫折。也就是說,驅動力不是希望,而是壓力。從統計角度來看,最後必然有許多人是得不到所期望的回報,於是就產生了挫敗感和幻滅感。20%的青年人找不到工作,就是說連內卷的機會都沒有了。他們如何處理自己的生活?這會是一個新問題。

2022年8月,北京的一場求職展
2022年8月,北京的一場求職展圖片來源: Jade Gao/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出生在70、80年代的中國人,似乎很難體會到如今的年輕人所面對的激烈競爭壓力。這儘管是一個主觀感覺,但是確實是很多人都有的主觀感覺。您能否解釋一下這到底是為什麼?

項飆:直觀而言,這和1999年起中國大學大規模擴招有關。進入大學變得更容易了,但競爭卻變得更激烈了。這就牽涉到一個概念:中國式內卷非常inclusive,也就是說非常具有"參與性"。擴招前的中國大學是走精英教育路線,儘管不公平,卻有促成自我分化的功能:大家普遍覺得只有少數孩子適合上大學,大部分的孩子則應該另謀出路。這其實和德國有點像,當然中國的社會心態還是略微有點不同,考不上大學多少總是有點自卑。但不管怎樣,不會所有人都往一條路上擠。而1999年擴招之後,社會上形成了一種風氣,覺得人人都應該上大學,再加上獨生子女的普遍化,家庭對於子女的投入顯著增加。這又牽涉到中國經濟也就是貧富差距問題。父母能夠直觀地感受到,能否抓住一個優質工作機會、能否進入所謂的"白領生活",會在生活品質方面造成非常大的差異。出於對貧富分化進一步加劇的恐懼,父母就會不惜一切地對孩子進行投入,希望孩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學。

正在從北京返鄉途中的農民工(2021年1月)
正在從北京返鄉途中的農民工(2021年1月)圖片來源: Tingshu Wang/REUTERS

德國之聲:所以,您的主要觀點就是,內卷程度加劇、競爭壓力變大的重要原因就是貧富差距正在拉大?

項飆: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們做一個國際比較,就會發現大部分社會都是很不平等的。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社會的"內卷"又該如何解釋呢?如果沒有不平等,當然就不會有這種恐懼和焦慮,也不會有這種無限制的投入。但僅有平等,也不是充分條件。這裡要分三點來講:1.中國還留存有一些社會主義傳統;2.八十年代的改革是普惠性的,成功地讓社會全體都受惠於進步,因此讓大家都有一種期待,即人人都應該受益於發展;3.儘管中國經濟發展很快,但是社會意識方面、對多元價值的包容性方面,幾乎沒有進步。這就造成了全社會都抱定一個信心,想要考上好大學、要過都市白領的生活、要去一線城市等等。如果十幾億人都相信只有一種好的生活方式,那麼這種同質化的思想就會與客觀事實脫節。更進一步分析,其實十幾億人形成的這一同質化的社會意識,本質上是少數精英的意識,使得剩餘的90%的人認為自己不值得以當前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這就造成了大多數人都對自己當下的生活從本質上不滿意。我稱之為"懸浮"狀態,也就是對自我的否定。這是當前中國人焦慮的最主要原因,大家都千方百計想過上"別人的生活"。

德國之聲:大家都爭當"人上人"?

項飆:對。總而言之,大家都意識到貧富差距在加大,卻沒有去批判性地思索貧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和解決方法,反而紛紛希望自己能夠在這個不平等的環境中得益,希望自己能比別人快一步、在不平等關係中成為"人上人"而不是留在下層。大家都在不斷追逐成為"人上人",而不思考背後的原因,也不思考如何在不成為"人上人"的情況下改變自己周邊環境、改變自己生活方式。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成為"人上人",所以大家都很焦慮。

人類學教授項飆先後求學於北京大學、牛津大學,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他長年關注移民議題以及中國社會的「內卷」現象。
人類學教授項飆先後求學於北京大學、牛津大學,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他長年關注移民議題以及中國社會的「內卷」現象。圖片來源: Raymond Cheuk/Max Planck Institut

德國之聲:如何改變這種局面?貧富差距、爭當"人上人"之心態似乎都很難解決,讓大家都接受"躺平"也絕非易事……

項飆:"內卷"的對立面不是"躺平",至少不應該是放棄式的"躺平",因為努力還是必要的。放棄式"躺平"就是什麼都不干,這個其實很難,只有那些在一線城市擁有多套房產收租的人方才能做到。而另一種"躺平"是退出式的,我稱之為積極"躺平",也就是說不參與這個"內卷"游戲,不削尖腦袋去爭當"人上人"。雖然不放棄努力,但卻有著別的思考,在解決生計的基礎上尋找有尊嚴的生活方式,做那些自己覺得很有意思、別人也覺得很有意思的事情。所謂"退出",就是要找到自己真正願意做的事,想清楚以後扎實地去做。也許這會讓人生活得相對清貧,但不會有意義方面的空虛感和焦慮感。當然,究竟應該如何生活,是一個非常微觀的事情,只能從無數小事著手。宏觀角度而言,我很難理解中國經濟政策、難以揣摩上層決策者的意圖以及中間執行者的想法,但至少一點是明確的:單純靠經濟增長速度來給大家希望、讓大家悶頭努力趕上前進的列車,這種狀態已經無法維持。現在大家想要的是切實的前景,而不是想像當中的未來。這是一個宏大的理論命題,暫且不表。總而言之,中國需要從物質生產轉變為以人為本的生產,這裡包括關懷、娛樂、藝術、教育、休閒等多方面,有關"意義"的問題也會越來越重要。

這些問題其實有很強的政治含義。在一切以經濟發展速度為重的年代,社會公正等成為了閒暇時分的邊角料議題。而如今,非經濟問題的重要度顯著上升,它牽涉到許多問題,比如人的精力如何分配?人的精力其實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源,我們願意在哪些事情上分配精力?在物質生活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時代,精力分配的問題將愈發重要。所以我認為,針對"內卷",沒有直接的解決方案,不可能通過某套政策去解決,關鍵還是大家要有意識去進行討論,探索式地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依靠的是公共參與式的自我改變。

杭州的一所中學 (2018資料圖)
杭州的一所中學 (2018資料圖)圖片來源: HPIC/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也就是說,您不認為通過高考制度的某些改革來緩解社會的"內卷"?

項飆:很難通過某些針對高考制度的技術性調整去緩解"內卷"。假設我們現在完全放棄高考,而是搞大學自主命題、學生主動申請,只會導致"內卷"更加嚴重。屆時肯定會冒出來許多教大家怎樣寫簡歷的公司,還有些公司會組織中學生去參加志願者活動、幫你寫好相應的簡歷。因為中國民眾對於高校功能的認知普遍是:大學給予的是文化資本;大家會想"我進了北大、清華,整個人就不一樣了"。而在德國,高校則沒有這種光環,我認為這是德國比其他國家做得好的地方。進了高校只不過說明這個孩子更適合理論思考,並不意味著高人一等。另外,中國社會對於大學的等級化觀念根深蒂固,幾乎找不到任何社會力量去反對這種等級化,政府自己也反復說打造世界一流大學,造成所謂的211、985高校努力保護自己的地位,畢業出來的學生也努力維護這種光環,強化等級區分。吊詭的是,"二本"大學、非精英的大學生,也對北大、清華有著崇拜的心理,沒有自主的話語體系。

這就回到了我們之前所說的中國式"內卷"的全民參與性。大家都認同同質化的一種觀念,很願意把所有事情都進行高下優劣的排列,當然這和權力制度不無關係。各個高校存在的意義不在於自己分別在幹什麼,而是"我比你更牛","我比你更有光環"。從"精力分配"角度來說,"進入光環"這件事最能調動中國人的心態。至於"進入光環"本身對於自己、別人、社會有什麼意義,則很少有人過問。如果這些東西不改變,那無論在什麼考試制度下,大家最關心的始終會是"進入光環"應該用什麼手段。那麼多人處於單一的評價體系下,競爭必然非常激烈,令人焦慮。

中國企業在海外擴張,是否有助於緩解國內的「內卷」?
中國企業在海外擴張,是否有助於緩解國內的「內卷」?圖片來源: Martin Schutt/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在中國的社交網站上,我們注意到不少網民認為,中國社會"內卷"的根源在於人均經濟資源太少,所以要改變老牌發達國家制訂的國際經濟分工的游戲規則,從而把"蛋糕做大",在世界層面上解決中國社會的"內卷"。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這又是否會造成中國式"內卷"溢出到國外的危險?

項飆:所謂"外溢"風險,一種是中國人出國後把"內卷"文化帶到外面,迫使外國人也只能以"內卷"來競爭。還有一種是隨著中國經濟影響力擴大,迫使非洲人或者歐洲人也開始"內卷"來保持競爭力。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讓全球產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從這個角度而言,"內卷"理論上似乎真的有外溢的風險。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經濟領域實際發生的是:中國產業崛起後,各國產業進入了"細分化"以及"多樣化"進程,而不是"內卷式"競爭。雖然我們一直說,市場經濟就是要競爭,但其實競爭是非理性的行為。大家實際上想的是:"我幹嘛要正面和你競爭呢?我可以想辦法去做一些別的。"所以事實上這是在避免競爭。比如中國生產鞋子,那其他國家很快就進行調整,去生產別的商品。

至於"潤"到國外的年輕中國人,本身就是不想"內卷"才"潤"的。我們可以看到在德國的華人普遍高度欣賞這裡的生活工作平衡。

從理論角度而言,"內卷是因為狼多肉少"是一種普遍的錯誤認知。從歷史角度而言,人均資源和內卷程度的相關性並不明顯。中國的"內卷"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不正是在人均經濟資源大量增長後才開始的麼?2000年之後才逐漸開始出現"內卷"的。所以首先這是一個"不公平"所導致的問題。其次,那些只分配到少數資源的大多數人,沒有去思考如何改變這個體系,而是想著如何去成為獲取多數資源的少數人。

由此引申:指望通過拿國外的"肉"來解決國內的"狼多肉少"之矛盾,這是百分百的謬誤。回顧歷史:資本主義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投資回報率會下降,於是把對外擴張市場作為應對危機的手段。但人類史上,這種形式的資本主義擴張幾乎都導致了災難性後果,不如是對輸出國還是輸入國而言。而且當今國際社會也不再是殖民主義,不允許無限制地輸出產能。

至於"把世界範圍內的肉拿到中國國內來分",我們實際看到的是:這反而強化了國內的"內卷"。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獲益的人是極少數,而且他們不太會把拿回來的"肉"分給全國人民,只會對中國社會更加不負責任:在中國有利,他們就圖;在中國無利可圖,他們就跑。這其實是全球性問題,在德國也是一樣的情況:德國的跨國金融機構、跨國投機者在德國社會的口碑很差。這些人是全世界的機會主義者,沒有什麼"公共性"觀念,不太關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只是在全世界範圍內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且不願意和其他人分享利益。

本採訪略有刪節。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