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还是“润”?中国年轻人面对严酷就业现实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0.06.202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躺平还是“润”?中国年轻人面对严酷就业现实

中国的青年人失业率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对于很多迷茫的年轻人来说,他们面前的选择不是“躺平”,就是“润”到国外。

中国青年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

中国青年失业率达到历史最高

(德国之声中文网)对于安妮(化名)和很多其他年轻人来说,在中国大城市生存就像是永无止境的挣扎。

“年轻人现在特别难找工作,收入水平也开始下降”,这位不愿意透露全名的年轻女性对德国之声记者表示。

尽管自从去年年底,中国政府放弃严格的清零防疫政策之后,经济整体状况已经有所恢复,但是青年失业率仍然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在16岁到24岁的群体中有大约20.4%处于失业状态。与整体就业人口5.2%的失业率相比,年轻群体的失业率几乎是四倍之高。

此外,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数以百万计的大学毕业生也将进入就业市场。

“在未来几年里,中国年轻人失业问题可能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中国褐皮书”(China Beige Book)的执行董事谢扎德·卡齐(Shehzad Qazi)表示。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机构致力于提供有关中国经济的独立调查数据。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158万人

根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2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00万人

在过去20年里,中国一直保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随着经济发展模式从低成本加工业为主转向以高科技和服务型产业为支柱,年轻人的失业率以高于其它年龄段人群的速度在不断上升。

产生负面效应的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在疫情期间,中国政府对科技、教育、娱乐和房地产等行业进行了打击整顿,旨在加强国家对于大型企业的控制力。这导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等在内的科技业巨头在最近几个月里都宣布大幅裁员——而这些企业往往是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为就业主力军。

新冠疫情对服务业造成打击

对于数以百万计的年轻大学毕业生来说,缺乏吸引人的就业机会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很多人在疫情期间丢了工作,而当他们现在尝试去在商业、金融、媒体和科技行业去寻找类似的工作时,他们会发现很多薪水丰厚的职位都是为那些已经有了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准备的“,安妮告诉德国之声。

根据美国投资银行高盛的调查研究,在经济下行阶段,年轻人更容易受到波及,因为他们的工作经验相对更少。在中国,这一劣势又因为新冠疫情而雪上加霜,服务业受到的打击尤为严重。

“体面的工作”越来越少

上述高盛的报告也提到,大学毕业生在高等院校学习所获得的技能常常与企业雇主所需要的技能存在偏差。这一现象在教育和体育等行业尤其明显。

还有一些专家指出,缺乏“体面工作”的现象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都普遍存在。“人们经常说,大学毕业生不想去工厂工作,但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目前的趋势就是,体面的工作越来越少——这是指可以提供较高的工作保障、薪酬和福利待遇也都较为丰厚、可以让年轻人在大城市立足生活的就业岗位”,以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为研究重心的康奈尔大学教授弗里德曼(Eli Friedman)指出。

文森特(化名)是一名20来岁的中国年轻人,他对德国之声记者讲述道,自从疫情开始,很多企业都要求雇员加长工时,但是同时却要削减工资或者不再涨工资。面对这样的变化,他的朋友中很多人选择放弃奋斗,直接躺平。还有一些人在酝酿着“润”到国外。

“润”文化折射出对体制的质疑

为了降低青年失业率,中国政府出台了一份十五点计划,其中包括为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许诺国有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以及支持年轻人创业等等。

“中国褐皮书”的执行董事卡齐表示,这些措施都是重要的,但是北京也需要聚焦于恢复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活力,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投资和就业。

虽然年轻人失业似乎不太会给中国政府构成政治威胁,但是专家们一致认为,一些城市年轻人可能会意识到,在当今的中国,“国家权力是没有限制的”。

康奈尔大学的弗里德曼教授指出,年轻人急于“润”出国外的冲动,可能也表明他们对于中国的政治体制缺乏信心。“如果他们对于体系的稳定性缺乏信心,同时又感到自己没有任何改变现状的能力,那么离开可能就是对这种情况的理性反应。”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

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